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国际商业卫视台报道

 

1937年秋忻口会战,这场战役被称为是国共两党最默契的一次联手。也是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,战斗最惨烈、牺牲最壮烈的阵地防御战,忻口会战共消灭日军2万余人。

 

战役背景:

日军攻陷平津后,分兵沿津浦、平汉、同蒲三条铁路南下,企图夺取整个华北地区,其中又把沿同蒲路南下,夺取山西作为战略重点。1937年9月,开始分路向晋北进攻,突破晋绥军第61军天镇防线,12日攻陷大同。并以主力由蔚县直趋广灵,矛头指向平型关。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 

平型关大捷

平型关大捷(又称平型关战斗、平型关伏击战),是指1937年9月25日,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,阻挡日军攻势,由115师师长林彪、副师长聂荣臻指挥,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,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,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。

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,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,与日本号称“钢军”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,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,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,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,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。平型关战斗,我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平型关大捷

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,1937年8月15日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;8月18日,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;8月25日,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;同日,中央军委发布(八路军)改编命令,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,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。 9月(八路军)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,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。此时,侵华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。20日,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,21日,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,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,进而占领山西全省。22日,日军开始向平型关、东跑池、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,并派战车、飞机助战,受到第二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、独立第八旅、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,战斗十分激烈,敌我双方伤亡惨重,使日军连续三天的进攻并无进展。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,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。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,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,并致电朱德(总司令)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。 于此,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,在平型关一带设伏,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。

 

忻口会战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忻口会战

 

一个昼夜阵地一守13次,一个小时牺牲一个团的兵力,我国三位高级将领在同一天血洒疆场。这里就是被很多人遗忘的战场绞肉机,山西忻州的忻口会战,日军对忻口守军防御阵地展开全线攻击。中国守军顽强抵抗,展开适时反击,与日军形成拉锯战,给日军以很大杀伤的同时,自身也遭受重大伤亡。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忻口会战

在这片土地下每平方米埋葬着至少7具烈士的遗骨。1937年秋天,华北大地烽烟四起。一个月之前,平型关大捷的欢呼还在回荡,但是战局已然急转直下,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就像两把巨大的铁钳,突破了我国内长城的防线,直扑山西的心脏太原,太原若失整个华北战场就岌岌可危。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在山西经营了30多年,曾经把山西铁路修成了窄轨,他平生最恨别人动他的家底。可是这一次为了山西,他堵上了全部身家,9个炮兵团和数十年攒下来的棺材本,全砸进了这一道50里长的死亡防线。此刻他也明白,守土有责。必须放下所有的芥蒂,他紧急任命骁勇善战的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。集结起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抗日联军,其中包括中央军、晋绥军、八路军近28万的将士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忻口会战

 

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,在太原以北约100里,这个叫忻口的地方死死顶住日军的疯狂进攻。忻口成了太原最后的北大门,几十万的中国军人用肉身硬抗日军的钢铁洪流,打出了我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“忻口会战”。

而当时,忻口守军的装备与日军相比简直就是石器时代对工业文明。日军有350多门重炮、300架战机,而国军仅有30架老旧的飞机,平均每3名士兵才能分到一支枪。10月13日,天刚蒙蒙亮,忻口战役的核心焦点南怀化阵地迎来了地狱一般的洗礼。日军集结了5000多命精锐,在30多架飞机的狂轰滥炸,数十门的重炮覆盖式轰击,2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发出了孤注一掷的中央突破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忻口会战

 

炮弹当时就像冰雹一样砸了下来,整个南怀化高地被削平,爆炸震浪都能把人掀飞几十米高。刚刚修筑好的工事,瞬间就会被夷为平地,很多战士还没看到敌人的影子就被活活的震死,埋在坍塌的掩体里。日军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就冲了上来,黄压压的一片,明晃晃的刺刀闪着阵阵寒光。这个时候,从焦土里,从弹坑里,从战友的尸体下,我们的士兵奇迹般的站了起来。第9军郝梦龄军长,亲自上前线坐镇指挥,这位将军在战前他就写好了遗属,他对士兵们吼道:“我们一天不死,抗日的责任就一天不算完,就算是剩下最后一个人,也要守住这个阵地,我郝梦龄要是先退一步,你们不管是谁,都可以开枪打死我”。可是没有重武器,怎么打坦克呢,士兵们就抱着几束手榴弹,匍匐前进滚到坦克底下与敌军坦克同归于尽。悲壮到无法用语言形容,阵地反复拉锯,白刃战成了家常便饭。刺刀捅弯了,他们就用枪托砸,枪托砸碎了就抱在一起用牙咬用石头砸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 

阵地上血肉横飞,敌我双方的尸体堆得层层叠叠,地下的土地都被鲜血浸透,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火药味。最惨烈的时候,一天之内,小小的南怀化阵地,反复易手13次。白天,日军凭借着火力优势冲了上来。夜里,我们的敢死队趁着夜色挥舞着大刀,又把它夺回来。而每一次争夺,都意味着成百上千生命的消失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郝梦龄将军

 

郝梦龄将军的第9军是顶在最前方的主力,打到最后有的团只生下一个营的兵力,322团仅剩下百余人,但就是这100多人依然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。

10月16日,一个让山河都为之悲泣的日子,为了夺回最关键的阵地,郝梦龄军长和第54师师长刘家麒将军亲率部队发起了反冲锋,在穿越了一段被日军火力封锁的开阔地时,两位将军不幸同时中弹,郝梦龄军长的腹部被机枪子弹打穿,肠子都流了出来。他的卫兵哭着要背他下去,他却拼劲最后的力气嘶吼:“将有必死之心,士无贪生之念”,之后壮烈殉国。刘佳麒师长也当场牺牲,郝梦龄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,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军长。紧接着不久,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将军也在激烈战中壮烈殉国。一场战役三位高级将领血洒疆场,这是何等的惨烈又是何等的悲壮。历史记住了将军的英明,但更多的是很多无名的英雄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 

就在忻口正面战场打的混天暗地的同时,八路军在敌人大后方上演了一处震惊中外的奇袭战。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,年仅23岁的陈锡联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,在代县阳明堡附近隐藏着一个日军前线野战机场。那里停放着一大批轰炸忻口阵地的飞机,如果打掉它就能极大的减轻忻口正面的压力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陈锡联

 

10月19日夜晚,寒风凛冽,陈锡联亲自挑选精锐组成了一支敢死队。他们轻装简行悄无声息的穿越日军的防线直扑机场,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769团的勇士们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创造了今天的战果,炸毁了日军飞机24架、歼灭机场守卫100余人。至今,这都仍然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。卫立煌听说以后激动的说阳明堡一仗可抵10万精兵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图:陈锡联率领精锐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机场

 

忻口会战不仅是正面战场的浴血拼杀,更是全民抗战国共合作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的经典战例。他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春秋大梦,用中国人的智慧证明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。

 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 山西忻口会战 一 9.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,缅怀革命先烈

 

忻口会战是一场最悲壮的胜利,他虽然没有保住太原,但是他却守住了比城池更为宝贵的东西,那就是民族的尊严与抗战必胜的信念。他用最惨烈的牺牲告诉了全世界,也告诉每一个中国人面对侵略者,中国人绝不屈服。纵有千古、横有八荒,中华民族的脊梁打不断更压不跨,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让我们珍惜和平警示后人,如今山河无恙,英魂永在。

 

编辑:国际商业卫视  策划部 鸿煊

内地
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,了解历史、铭记历史、正义必胜

2025-9-2 8:54:04

内地

习近平: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
2025-9-3 10:47:00